绿色建筑,让生态更美丽

发布时间:2023-09-01

640 (9).jpg

穿“绿衣”的房子(图片来源:新华社)

早在2006年,我国就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至今已更新到第三版。根据该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实行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空气环境良好的建筑”。由此可知,“安全、宜居和生态可持续性”是绿色建筑的三个特征,也被称为绿色建筑的“铁三角”。

640 (10).jpg

图1 绿色建筑“铁三角”

时至今日,绿色建筑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01第一阶段

开始于2005年3月,标志性事件是国家六部委联合召开首届“绿色建筑大会”,提出“中国的建筑节能应该迈向国际通用的绿色建筑”。

02第二阶段

开始于2006年3月,标志性事件是第二届绿色建筑大会颁布了我国首部绿色建筑方面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03第三阶段

开始于2008年3月,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China Green Building Council,简称 China GBC)成立。

04第四阶段

开始于2013年,标志性事件是经国务院批复,《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要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

05第五阶段

开始于2015年,标志性事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需要“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五个阶段对应着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事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成就。

640 (11).jpg

过去十几年,绿色建筑顺应时代需求,种类越来越丰富。绿色建筑有着气候适应性、多样性、全生命周期减碳、无废循环性、可负担性、集群脱碳性等特征,近年来生态环境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和保护,绿色可持续设计的创新实践,让其通过多种途径助力城市减碳。

640 (12).jpg

01

气候适应性建筑

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的能源系统和围护结构能够随着气候季节性的变化而自行调节,使建筑的用能模式发生适应性变化。例如夏天可以利用空调系统把部分的热量储存在地底下,使土壤成为一个热储存器,到冬天的时候又把这些热量取出来用于取暖,这样能够实现冬天取暖和夏天制冷在地下的平衡。

640_副本1.jpg

图4 气候适应性建筑示意图

02

正能建筑

德国弗莱堡市正能建筑——在建筑的顶部和表皮利用太阳能光伏板转化电能,使其产生的电能高于它消耗的电能。正能建筑还有多种形式,如在建筑屋顶和表皮装太阳能光伏板和屋顶装风力发电装置,与建筑的结构进行匹配,将建筑顶部结构设置为朝阳面斜坡,使得建筑获得更多的太阳能等。

640 (1)_副本1.jpg

图5 德国弗莱堡市正能建筑


03

“综合碳汇”

欧盟地区的“鱼菜共生”——一种新型复合耕作体系,使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荷兰的一个实验室在其楼顶加盖了一座玻璃房基于上述原理和设计,实验室收获了40吨菜和20吨鱼,蔬菜产量比同等面积大田的单位产量高出50倍以上。这类系统大大提高了“综合碳汇”,帮助社区实现蛋白质、蔬菜的自我供应,从而增强城市的韧性。

640 (13).jpg

图6 荷兰“鱼菜共生”复合耕作体系


04

社区“微能源”

建筑脱碳的社区“微能源”系统——将风能、太阳能光伏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同时利用电梯的下降势能和城市生物质发电,利用社区的分布式能源微电网以及电动车储能组成微能源系统。电力富余的时候,该系统可以把电卖给电网,不足时候向电网购电,平时把电储存在电动车中。如此一来,这样的居民小区变成了一个发电单位,也是一个韧性很强的虚拟电厂。这种分布式的社区微电网在储能成本、韧性安全保障能力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

640 (2)_副本1.jpg

图7 社区“微能源”示意图


绿色建筑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用可再生资源等方式,起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节能减排、提高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推动设计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来源:创基金